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7篇
  免费   1486篇
  国内免费   663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379篇
地球物理   4187篇
地质学   1802篇
海洋学   556篇
天文学   100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多源异构地震灾情数据为研究对象,针对震后灾情获取缓慢且碎片化、公众涉灾信息数据异构、多维、数据格式差异大、部分数据维度缺失导致的数据无法得到综合利用、决策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基于相关灾害信息标准化管理,提出多源异构地震数据的一体化编码和接口技术规范。根据此规范,设计实现了灾情数据的一体化编码管理以及基于开放式接口规范的灾情数据接入,从而实现了灾情数据入库、管理、实时发布的全周期一体化管理。同时,给出了多源异构应急信息大数据资源的统一表达模型,为震后应急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了灾情数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32.
为保护地震作用下历史遗迹帕特农神庙多鼓石柱,提出将破损的石鼓替换为填充颗粒的空鼓,以减轻多鼓石柱动力响应。本文基于PFC3D与FLAC3D软件,实现了离散-有限耦合作用,模拟了附有颗粒阻尼器帕特农神庙多鼓型石柱,研究了颗粒阻尼器对帕特农神庙石柱的减震效果,并分析地震强度、频率、阻尼器位置等因素对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颗粒阻尼器替换破损的空鼓,PFC3D与FLAC3D耦合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减震效果显著,说明耦合分析方法研究颗粒阻尼器抗震性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地震强度不同时,分层颗粒阻尼器仍可较好地耗散能量;颗粒阻尼器对结构的减震性能受激励频率的影响显著,频率越高,减震效果越好;颗粒阻尼器布置在古柱中上部减震效果优于布置在古柱下部。  相似文献   
33.
以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中房屋建筑破坏严重的龙头山集镇斜坡地形为例,通过地脉动测试分析得出斜坡及坡顶测点相对于坡脚参考点谱比峰值均>1,顺坡向谱比峰值大于垂直坡向谱比峰值,且谱比峰值从斜坡坡脚到坡顶逐渐增大,坡顶处约为3;顺坡向谱比峰值对应的频率为4.57~5.39 Hz,垂直坡向谱比峰值对应的频率稍高,为5.42~5.96 Hz。通过结合黏弹性边界的时域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斜坡地形在垂直入射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斜坡坡顶处的位移放大作用显著,坡脚处放大作用较小;介质剪切波速对斜坡地震动的影响较明显,尤其是坡顶点处不同介质剪切波速模型位移峰值差异较大。由于斜坡地形复杂的散射效应,在斜坡及附近测点均出现明显的转换面波,坡顶点处波形转换最显著。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龙头山集镇依坡而建的房屋建筑破坏严重是由局部地形地震动放大效应与地震动差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34.
建筑结构响应是有效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最直接参数,开展结构动力响应实时监测可为结构抗震韧性评估提供准确的地震动输入。本文基于非结构构件损失构建结构抗震韧性评估方法,研究确定位移敏感型和加速度敏感型非结构构件的易损性模型。选择某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基于监测数据开展结构抗震韧性评估。通过构建建筑信息模型(BIM),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中建立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实现结构模型更新,直至监测数据与模型分析结果一致。由于实时监测数据峰值较低,结构不会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选择10条双向非脉冲地震动模拟实时监测地震记录。根据层间位移角和楼面加速度分布,开展结构功能损失评估,得到该建筑结构的抗震韧性得分。分析表明,该结构抗震性能较好,在遭受地震破坏后,会发生非结构构件脱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建筑抗震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35.
黄河流域是我国遭受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流域,近年来探测工作对黄河中下游的活动断层有较多新认识,如构成北华北盆地与南华北盆地新构造分界的新乡-商丘断裂,新发现存在多个晚更新世活动段,具备发生中强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对识别沿黄河中下游的地震危险源、提高地震危险性认识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活动断层探测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活动断层分布特征及其可能产生的灾害影响,并提出后续工作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6.
开封断裂是郑州-开封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一条重要控制性断裂。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发现,开封断裂为总体走向EW,倾向N的正断层;断裂分为东、西2支,断裂活动性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东支活动性较西支强。钻孔联合剖面揭示开封断裂东支断裂上断点埋深27~35 m,根据地层年代学结果,其最新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研究成果为开封市城乡规划、重大工程选址和地震区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7.
When the sliding bearing is fixed only at the top of the middle column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the cracks at the side end of the middle plate should be aggravated while the seismic damage of the mid-column should be alleviated. To enhanc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mid-plate, a new isolation design method has been mentioned while the elastic sliding bearing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mid-columns and between the side end of the mid-plate and the side wall at the same time. By establishing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for the static-dynamic coupling interaction system,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t-in-place station structure without a sliding bearing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with the sliding bearing fixed only at the top of the middle columns, and those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with sliding bearing be fixed between the mid-plate and the sidewall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isolation station structures suffer fewer earthquake damages at the mid-plate and mid-columns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38.
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地震活动大数据进行挖掘,识别出一些过去认识不到的异常,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川滇部分地区(24°N—32°N,98°E—106°E)地震目录,采用滑动的时空窗口,选取16个反映地震时空强度分布特征的地震预测因子,建立了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对研究区域9个子区块未来一年的最大地震震级进行预测.通过设置训练集∶测试集=8∶2和训练集∶测试集=7∶3两个不同的训练测试模型,对过往发生的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报.结果表明:训练集∶测试集=7∶3模型能够利用1970年1月至2004年9月的地震目录进行学习,成功回溯性预报2008年汶川地震;训练集∶测试集=8∶2模型利用1970年1月至2009年5月资料进行训练,回溯性预报2010—2019年间6级以上地震的R评分为0.407,回溯性7级地震预报时准确率高达92.31%.本文还探讨性给出预测意见:2022年2月前研究区西部、中部、东部、西南部存在发生5.1~5.3级地震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39.
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本文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水平分辨率为0.3°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获取了震源周边区域的地壳浅部构造信息,包括波速、泊松比以及估计的裂隙密度和饱和率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此次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P波和S波波速剧烈变化的区域,靠近高速体的边缘.泊松比和饱和率同样都显示,门源MS6.9地震发生在高低值变化的过渡区.地震活动参数分析显示,震前冷龙岭断裂带的震源周边区域显示出了低b值、较低的a值和高a/b值的特征,与龙门山—岷山构造带强震之前的情况类似.裂隙密度在冷龙岭断裂两侧呈现出显著差异,北侧高于南侧,这可能是震后现场科考发现的断裂带地表破裂北侧高于南侧的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40.
A prototype electromagnetic vibrator, referred to here as E-Vib, was upgraded and developed for broadband hardrock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seismic surveys. We selected the iron oxide mine in Blötberget, central Sweden, for a test site in 2019 for the newly developed E-Vib becau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earlier seismic datasets (from 2015 to 2016) for verification of its performance for hardrock imaging purposes.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acquisition consisted of a fixed geometry with 550 receiver locations spaced at every 5 m, employing both cabled and wireless seismic recorders, along an approximately 2.7 km long profile. The E-Vib operated at every second receiver station (i.e. 10 m spacing) with a linear sweep of 2–180 Hz and with a peak force of 7 kN. The processing workflow took advantage of the broadband signal generated by the E-Vib in this challenging hardrock environment with varying ground conditions. The processed seismic section shows a set of refle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known iron oxide mineralization and a major crosscutting reflection interpreted to be from a fault system likely to be crosscutting the mineralization. The broadband source data acquisition and subsequent processing helped to improve signal quality and resolu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arlier workflows and data where a drophammer seismic source was used as the seismic sour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E-Vib source for improved targeting in hardrock geologic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